煅燒棕剛玉磨料的優(yōu)點介紹
煅燒棕剛玉磨料的優(yōu)點介紹
具體的煅燒工藝是把棕剛玉磨料盛入專用容器先預(yù)熱后逐步升溫至800~1350℃煅燒2~4小時,,自然冷卻后水洗篩分,,磨料的色澤根據(jù)不同溫度表現(xiàn)為深棕色、棕藍色,、藍色,、淺藍色和藍灰色,。
那么,煅燒棕剛玉磨料的優(yōu)點是什么呢,?
消除了棕剛玉磨料反常膨脹,。由于電熔剛玉在冶煉過程中,磨料中含有低價位氧化鈦(Ti2O3,、TiO)和碳化鈦,、氮化鈦(TiC、TiN),,它們在800℃-1350℃氧化氣氛中煅燒時,,會進一步氧化,體積相應(yīng)增大,,使磨料體積變化超出了它本身正常膨脹,,即為反常膨脹。
需要注意的是,,磨料反常膨脹會導(dǎo)致棕剛玉陶瓷砂輪在燒成時,,表面出現(xiàn)網(wǎng)狀裂紋,從而造成大量廢品,,而采用煅燒處理是消除棕剛玉磨料反常膨脹***有效手段,。
將棕剛玉磨料16#—240#分別按粒度裝入碳化硅燒缽,進入隧道窯煅燒,,煅燒溫度由200—800℃焙燒2~4小時,,然后將窯車推出隧道窯自然冷卻至常溫后進入磨料清吹機干洗機篩分,重新裝入碳化硅燒缽待燒;將以上燒缽裝車進入隧道窯二次煅燒,,過程為升溫帶200—1250℃,、焙燒4~6小時;保溫帶1250—1280℃、焙燒2~4小時;冷卻帶1280—100℃,、9~11小時,,出窯冷卻至常溫分篩包裝即得成品。
煅燒棕剛玉磨料的生產(chǎn)工藝其特征在于在di一步驟中,,煅燒溫度由200—800℃焙燒3小時,。然后再升溫200—1250℃,焙燒5小時,。接著再在保溫帶1250—1280℃,,焙燒3小時。
另外當(dāng)棕剛玉塊在氧化氣氛中煅燒之后,,棕色顆粒即變成蘭色,,是固溶的Ti2O3導(dǎo)致藍色的出現(xiàn),。只有含固溶氧化鈦(Ti2O3)才會出現(xiàn)煅燒藍色。低Ti2O3含量的棕剛玉不會變藍,。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會看到煅燒棕剛玉顏色為什么是藍色的這種現(xiàn)象,。
- 上一篇:如何加工棕剛玉塊
- 下一篇:棕剛玉磨料磨制工件應(yīng)該注意哪些問題